海 棠 花 之 校
文/邵培德   时间:2011年9月22日 浏览数: 打印

  《左传•定》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即花。《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原乃天地之正,中华正是六合中光彩灼灼的花朵。以此名华族,可见中国人的审美情愫,自有其名,便花一般昭示着国民的心灵。灿若桃,艳似丹,静如菊,刚是梅,百花精神,无一不在张显人的品格,而使人花同品。

  四川双流有棠湖公园,湖以棠为名,不为奇,因海棠盛之故。棠湖公园旁有中学,而将棠与湖合为校名,这就不能不称奇了。水木清华,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那名谓是跟花相关联的,而北京大学,则是以地为名。以所在地名学校者,不可胜数。不然,则以美好喻意为名,如大学中有复旦、同济,中学里有育才、兼善等,而将花与湖冠名学校,确乎少之又少,棠湖中学便是这少之又少之一。

  湖以棠名,校依园兴。创建者匠心独运,毅然傍公园而建棠湖中学,时在1991年,正当祖国改革开放巨龙欲腾飞之际。

  乘改革之东风,怀复兴之壮志,棠湖中学在校长黄光成的率领下,起步高瞻远瞩,立“培养勤劳、智慧的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中国人,培养立志高远、意志坚定、勇于攀登的世界公民”之办学宗旨;树“开放、民主、求实、创新”之办学思想;以“仁、德、志、譞”为校训;坚持“六会一长”(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特长)的育人目标。人本为上,纲举目张,仅三年时间便建成四川省合格高中,五年而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十年即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验收,这就是至今教育界盛传的“棠中效应”。

  海棠花盛,缤纷迎春;“棠中效应”,震响巴蜀。海棠,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花。海棠四品以西蜀海棠为上品,其树落叶乔木,其花红色簇生,花开春晓,似锦如霞,烂漫缤纷,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美称。与玉兰、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贵”之意境。

  唐人有诗“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薛涛《海棠溪》以才女之笔,绘仙花之姿,透出一份女生的柔美。宋人陆游咏海棠“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则以小太白之气势,抒出了花如明霞,敢眩朝阳的豪放。的确,棠湖中学亦恰似那西蜀海棠,东方风起,引来万花盛开,红红火火,满枝璀璨。

  2003年,海棠花解语,黄校长又审时度势,观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之大局,以民办教育有更大灵活性之故,在临港路创办了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简称棠外,与棠中并驾,同语海棠。《开元天宝遗事》载:唐明皇与杨贵妃共赏太液池,指妃子与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

  是的,花为解语,花亦知人事。港星容祖儿唱《解语花》,其词有句:好像解语花,美丽富贵,开了会谢,谢了会开,没有失败,思念直到未来。棠外,经过八年的发展,已从初建到壮大,顺时而为,自然也有了未来的计划:国际知晓,国内知名,川内领军。2010年棠外举行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大赛,2011年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学校美育校长论坛,这是大气魄。有大气魄才能做出大文章,正如迎春盛开的海棠,引出百花齐放的春景一般。

  明代唐寅画《海棠美人图》并题诗:“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至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海棠春心,自待后人评说,而今眼下,作为棠中、棠外人,更当解语,更当努力,更该做好本职工作,更该与时俱进,抱大发展之志,共写棠中、棠外未来的辉煌。

  试以“校园海棠颂”(歌词),颂海棠花之校:

  春晓海棠开

  红红火棠外

  朵朵奇葩映绿叶

  年年岁岁伴英才

  树是园丁种

  花是艳阳裁

  枝枝璀璨耀中华

  学府春秋放风采

  啊,棠中,棠外

  花一样的姿态

  树一样的气概

  引领巴蜀教育界

  

〖信息来源:棠中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