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是老师的学生,十年后我是学生的老师,辗转十年的时间让我脱掉稚嫩的华服,蜕变成一个安静的师者,开启美好生命旅途的中最华丽的乐章,越来越享受安静的时光,一个人,一盏茶,捧一本书,掬一抹微笑,过闲适的一天。
班上的孩子们也跟着我慢慢读书,越来越能享受到静谧的安详,偶尔还能提笔写写诗歌,不时地给我阅读,让我修改,从音韵到节奏,从形式到内涵,越来越多的惊喜,越来越多的感慨,越来越多的灵感在生长。
卓儿是一个不太墨守成规的孩子,钟爱三国,每次作文必谈三国,也就是简单的人物的陈列,读来味同嚼蜡。多次谈论这个问题,收效甚微,依然不改对三国的喜爱,甚至买了文言文版的《三国演义》。
他谈论得最多的是三国的人物,不得不让人仰叹他的知识渊博,人物和故事情节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并且绘声绘色地演讲。我看到这个孩子的眼睛散发出夺目的光芒,那是一种智慧的哲光。我告诉他要把自己的思维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比如写日记,比如写诗,比如漫画,我翻开他的日记本,一页页都是淳朴、直白到可爱的语言,充满了真实的童趣和青春的活力;一页页画满自己心情的漫画,让人啼笑的同时感叹这卓尔不群的才华。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写了《三国五步诗》,一个十岁的孩子,稚嫩的脸上写满了顽皮,不落俗套的思维总是能在班上掀起一些波浪,不太循规蹈矩的孩子会让老师头疼。可在这个时候,他是安静的,仿佛落入人间的精灵,在课间休息的片刻,趴在桌子上,仿佛在做一件神圣的事情,偶尔扬起的小脑袋在征询我的同意。
于是,我成了那些诗歌的第一个读者兼编辑,那些从容的文字从他的指尖流过,闪现着智慧的哲光,仿佛挚爱的母亲看着新生儿的欣喜和激动;从我的指尖流过,显现着期盼的幸福,仿佛虔诚的教徒手捧经卷的神圣和欣慰。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点亮一盏那么有才华的灯,所以我必须要努力,更努力地读书,才能开启更多的明灯,点亮更多的幸福。
附: 三国五步诗
李宸卓
三国武将勇,推首赵子龙;叱咤长坂坡,显神威如龙。
神将吕奉先,上阵敌丧胆;人中的吕布,马中的赤兔。
义绝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斩颜诛文丑,万世称武神。
燕人张翼德,圆眼放电光;当阳桥一吼,敌胆魂飞破。
老将黄汉升,上阵不服老;定军显神威,乱世更无双。
西凉马孟起,披挂陷阵冲;敌军望风逃,马超世无双。
虎侯猛许诸,赤膊上战场;冲入敌阵中,天下真英雄。
前将军张辽,智勇更无双;胜于孙权智,勇过甘宁勇。
名将勇张郃,忠义卷长江;误入蜀陷进,死于连弩下。
猛将徐公明,劫粮乃第一;大斧敌天下,名声震耳馈。
锦帆猛游侠,必定甘兴霸;赤壁一扫空,甘宁立头功。
都督周公瑾,俊俏心肠小;孔明一二气,三气归天灵。
江东小霸王,虎将孙伯符;怒斩医于吉,美男子归天。
白衣陆伯言,火烧连敌营;误入八卦图,江东出英雄。
一将如张辽,必定吕子明;麦城擒关羽,东吴大将军。
三国好主公,第一刘玄德;桃园三结义,驾崩白帝城。
丞相曹孟德,兵败走华容;官渡战袁绍,乱世之奸雄。
吴帝孙仲谋,少时谋胜父;胸怀大过瑜,江东好主公。
要说智谋好,三国各有招:孔明诸葛亮,天下乃无双;
一心酬三顾,光复汉室忙;六出祁山忠;七擒孟获智。
魏国司马懿,大意败孔明;经常中神计,忍辱晋之祖。
张昭张纮智,纮死余遗计;昭擒太史慈,军师真忠义。
凤雏庞士元,巧献锁链计;助刘取西川,猝于落凤坡。
魏国智囊团,个个有绝招;先知郭奉孝,才策谋略好;
世之奇士出,文武姜伯约,助蜀伐中原,一伐就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