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以国学铸魂 以文化润心

人文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通过教育活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学校,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深入挖掘人文教育内涵,旨在探寻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富有文化底蕴的办学之路。
学校成立于2003年,下设实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坚持“开放、民主、求实、创新”的办学思想,聚焦国学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系列研学活动,旨在培养具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青年人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聚焦国学,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开发一套贯穿小学至高中的国学课程,并由专任教师团队负责授课。学校为高中生聘请了古典文学专业博士作为导师,每周安排一课时国学课程,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美学、哲学等领域。以古代美学专题为例,导师结合现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代器物美学、服饰美学等与古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
学校在国家课程体系基础上,依托系统化的校本教材开发独具特色的国学课程,并开展相关课题的校本化研究。老校长黄光成曾主持编写十二卷本《国学经典读本》,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一卷;编写《中国古代文化简明常识》等系列国学经典教材。高中阶段语文教研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编写科学合理、具有历史底蕴和学术视野的国学教材和《棠外书声·万千星河一身藏》等文学史教材。学校利用这些校本教材,为高一、高二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每周两课时,课程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和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此外,学校将常规班会课打造成具有特色的修身班会课,将“仁、德、志、譞”的校训精神融入教学中,以国学铸魂,以文化润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走出校门,开展文化研学
自2009年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坚持以“研”和“学”为核心,确立“以任务为驱动—全员参与—成果显著—真实提升”的研学旅行活动思路。选择古人、古事、古迹相对集中,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的场所为研学地点,打造具有聚焦性、丰厚性、实证性的教育现场,并精心设计研学方案、明确研学目标。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聘请高校教授入校作专题讲座,动员校友担任导游进行专业解说,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撰写专题报告,举办研学成果分享会等。开展融合教、学、评的实践活动,让行走有意义,让所见有思考,让所思有表达,让学生材料掌握、知识拓展、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学校于2013年成立人文考古社,2017 年设立研学旅行办公室,由多名教师专门负责相关工作。办公室健全组织架构,整合校内外丰富的研学资源,构建高效的研学课程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活动组织机制。学校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文博课程和国学课程开发、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优质平台;精心编纂国学教材,创办《春晓》和《甘棠》等学生研学旅行专刊,至今已收录数千篇学生作品。
2017 年和2019年,学校高中部人文考古社均组织学生开启省内外研学之旅。学生在旅行中饱览山河之美,深入探究文化根源。从河南洛阳游览关林、龙门石窟,到登封参观少林寺、嵩阳书院,再到新郑参访黄帝故里、开封清明上河园看市井街巷,厚重的人文历史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人文考古社巧妙融入考古现场体验、研学报告撰写、学长经验分享和专家讲座开展等环节,让学生“游”不显单薄、“研”而愈加深入,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脉络。人文考古社还组织学生多次走进四川省内的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沿着历史足迹听讲座、看展览,在专家的带领下做博物馆志愿者,深入考古现场进行模拟考古,真实触摸历史,感受文化魅力,探寻古蜀文明的源头,拓宽文化视野,提升实践能力。每年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展演活动,举行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我是主讲人”系列报告会,制作以“传统手工艺展示、探秘三星堆、遥远的青铜器”等为主题的文化展板。这些活动从策划、制作到实施,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点燃他们探索文化的热情。
丰富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为让学生深入理解、真切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校打造“修身大讲堂”,引导学生与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互动,在亲身体验中积极探索实践。如邀请北京大学原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主讲《早期中国的三个点》、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韦正教授主讲《中国文化与文明》《外来文明在中国》《北京大学与中国考古》、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馆员方啸天主讲《汉代考古与汉帝国》、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娇主讲《古蜀国文明研究》等,让学生在专业认知、文化认同、梦想扎根方面获得新体验。2022年,学校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携手合作,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挖掘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将高校科研、教学资源引入高中,探索实践高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多元发展路径,全方位推进并落实“大中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有机会与高校教授近距离接触,还能从不同角度领略人文学科的魅力。专家讲座和学术指导丰富了学生的历史与文博知识,显著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回望过去,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在人文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挑战,学校将继续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既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书写人文教育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杜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