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感谢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付相贤  时间:2007年12月28日 浏览数: 打印

  时间:2007年3月8日

  地点:初一(3)班教室

  主持人:吕卓瑶、付子倚、王一先

  目的:为了帮助同学更好贯彻“明礼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 懂得父母对儿女的爱意,孝敬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多与父母亲交流,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让他们自觉地理解体谅别人,意识并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替父母分忧,为长辈考虑的良好习惯。

  准备: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封真诚的感谢信来表心中的谢意,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或体会。

  2、准备两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懂你》。

  3、安排一名学生准备一首诗。

  4、让学生们征集 “家庭忌语”。

  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

  现在的我们,在和平中出生成长,在富裕中成长,大多数人不懂得幸福不易,劳动的艰辛。更有甚者,一些人在在优越的环境中娇生惯养,生活挥霍无度,讲话做事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加深了父母长辈的代沟。我们应该多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 “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2、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刘丰同学演唱)

  让学生们歌曲中回顾生活点滴,体会平时父母亲对自已的关爱,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主持人:现在我们有请几位同学为我们说说他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3、同学发言

  张智鹏的一段话让全班同学都非常感动(作为众多畸形家庭环境之中的勉强还算幸福的一个孩子,我代表所有与我一样承受着巨大痛苦的,以及比我受伤更深的朋友们对家长们说:爸爸妈妈,我们是爱你们的。如果真的没有爱了,那就分开吧,孩子已经长大了,能够试着去理解你们的苦衷。无论结果是怎样的,我们会尽量尊重你们的选择,努力说服自己去接受现实。既然分开了,就请继续尽你们对我们的义务,虽然你们不再是夫妻,但我们还是你们的子女。我们需要你们两个人的爱。请不要让我们心中,留下一角永恒的痛与空白!)

  武斌洋:,“以前,我从没想过爸爸妈妈怎么养育我,也从没想过爸爸妈妈为我受了多少苦。今天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有关爸爸妈妈的事,我觉得自己很惭愧。一次,爸爸开着小车带我到外婆家玩,路上我见别的小朋友玩滑板也吵着要,爸爸说到外婆家再买,我却不同意,就在车上不停地哭,不停地闹,害得爸爸分神,差点出车祸……”随着林宇浩的叙述,大家似乎见到了任性的林宇浩,似乎见到了任性的自己,似乎见到了含辛茹苦的父母家人,个个表情凝重,眼圈发红,不知是在回忆,还是在自省在母亲的嘴中,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她的儿子是那么的不听话,是那么喜欢跟她顶嘴。

  4、诗歌朗诵《母亲的爱好》(其美旺珍同学)

  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父母的艰辛与伟大。

  主持人:这首诗作者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爱或者浓浓的感激之情充分的表达出来,是一种爱的释放和体现。

  5、探讨同学们征集的“家庭忌语”

  通过探讨最后归纳整理为二十条忌语,有的学生在收集和探讨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经意的话语已经伤害了家长感到很难为情,从而在会谈中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班主任做总结。

  6、班主任总结

  人人都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现在有不少同学不会体谅父母。家境好的,有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不好的,有的人可能还会在对比中嫌弃父母。每个家庭都有不如意的地方,但不管条件如何,父母对孩子的拳拳之心,都是最真挚、最无私的,从不求回报,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历尽艰辛将自己养大,不可不常怀感恩之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对我们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事业、爱社会?一个不懂得体谅父母的人是可耻的,一个不会爱父母的人是可悲的,这样的人,是不会也不应该赢得社会的尊敬的。

  朱自清先生笔下父亲的背影,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对于朱自清来说,这是一个遗憾的回忆,如果把握不住今天,以后纵有再多的深情,也难以弥补父母失落的缺憾。感谢父母、体谅父母吧,赠人玫瑰之后,历久犹有余香,而反哺于父母的一滴深情的泪珠,对父母来说,都可能是一个满足的世界。

  7、主题班会在满文军的歌《懂你》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