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饱不忘饥
  时间:2008年1月9日 浏览数: 打印

  公元前645年前后,晋国发生了内乱,晋国国君晋献公听信谗言,认为二儿子重耳要篡夺王位,于是便下令捉拿他,并将他处死。重耳为了逃命,赶紧带领几个亲信离开晋国,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

  在十九年的流浪生活中,重耳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最后当他流浪到秦国的时候,秦国国君秦穆公和夫人穆姬非常喜欢重耳,于是便将女儿嫁给了他。秦穆公非常清楚女婿重耳的处境,决定出兵攻打晋国,以便让重耳登上国君的位置。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亲领大军来到黄河渡口,在这里兵分两路,一路大军由重耳带领渡河,另一路大军岸边待命。与秦穆公道别后,重耳登上了船。开船时他发现家臣壶叔将自己逃难时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具全都装了上去。看到了这种情况,重耳大笑,说道: “壶叔你也大小气了,我就要当国君了,回去后什么都有,还留着这些干什么?赶快丢掉吧,免得回去让人看了笑话。”壶叔听完重耳的话,十分生气,他气愤地说:“公子你忘了,十九年来,这些东西一直陪同着我们,才使得我们得以平安地生活下来,能这样丢掉了它们吗?”

  重耳一心想着回去做国君,根本听不进壶叔的话。看到这种情形,一直站在旁边的老臣狐偃跪在了重耳面前,说道:“公子今天渡过河去做国君,晋国有很多人可以做您的大臣,我们这些都已老了,没用了,就像这些旧衣服、旧器具一样,得丢弃了。我没有什么东西可送给公子,就将秦穆公送给我的这块玉送给您作个纪念吧。”

  重耳听完狐偃的话,非常羞愧,觉得这件事的确是自己不对,便说:“这全是我的不对,我重耳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我不会忘记我们共患难的日子。我们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重耳到晋国以后,做了晋国的国君,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一直牢记自己在黄河边上的誓言,节俭自励,励精图治,将晋国建成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晋文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导读】

  “饱不忘饥,暖不忘寒”。这是一句值得我们认真体会的至理名言。尽管我们生在甜蜜的生活中,但是,我们不应当忘记前人经历的痛苦和挫折。列宁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为着背叛”。重耳的故事很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