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也是著名的富翁,但是他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创业经历,保持着朴素的家风,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
辛亥革命以后,已是名震东南亚的大富翁的陈嘉庚回到了厦门。这个消息迅速在厦门传开了。回来后,亲朋好友都聚集在厦门码头等待,儿子阿国自然也来了,大家欢天喜地地把陈嘉庚迎回了家。
陈嘉庚一回到家,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刻工作起来。当他查到阿国生活费的账目时,脸色顿时变了,立刻派人把阿国找来。听说父亲找他,阿国赶紧跑来,心想,爸爸这次肯定是带来不少钱。 “阿爸,进才叔要你给他八百块钱,金香姨要一幢房子,我想……”
“你想什么?”
“我想……我想……”看父亲满脸不高兴,阿国也慌了。
“你说,我每月给你的八块银圆的生活费都有花哪去了?”
阿国低下了头,嘟囔着说:“那点钱哪够花呀!”
陈嘉庚却把账本一扔,气愤地说:“你知道不知道,集美师范的许多学生,每个月的助学金只有四块银圆,还能节省一半寄回家。跟他们比一比,你知不知道害羞啊?”
阿国很不服气,他说:“他们都是穷学生,咱们家又不差那几个钱。”
陈嘉庚一听便生气了,他用拐棍指着阿国说:“怎么,你觉得爸爸太小气了,太认真了?”
陈嘉庚努力平息着心中的怒气,说:“阿国,我这也是为了你好,要是你这么小就养成了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以后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说完,陈嘉庚把账本摊到阿国面前,严厉地说:“阿国你听好了,说实话,凭我们现在的家产,完全可以过上悠闲的生活,住高级别墅,吃美味佳肴。可是我的钱取之于社会,也要用之于社会,决不能随便挥霍!阿国,你也太胆大妄为了,竟敢在集通银行支领十块银圆。我已经通知账房,从下个月起在你的生活费中,每月扣回两块银圆,五个月内扣清。”
阿国心里十分委屈,又不敢说什么,只得恭敬地退了出来。可是,令他吃惊的是,董事会的叔叔们为爸爸精心布置的那些豪华家具不见了,房间里摆的仍然是一张旧木床,一顶旧蚊帐。床前放着的那双皮革是爸爸今天从新加坡穿来的,也已经打了两处补丁了。看了这些,阿国惭愧地低下了头来,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从此,阿国生活勤俭朴素,也用心读书了。后来他果然成了陈嘉庚先生事业上的好帮手。
【导读】
勤俭节约的富豪陈嘉庚在对待金钱与生活问题上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生活条件的优越并没有使他产生铺张浪费的念头。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难道说我们不应当像陈嘉庚那样勤俭节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