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
这一节课目的是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因为老师可以帮助到他们成人,但是不可能帮助他们一辈子,课堂是学习的的场所,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做主老师可以发现他们的声音, 可以刺激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并就自己的弱项 好奇的项目学习,总之,让学生做主可以让课堂效益最大化,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问题生成】
[欣赏音乐:我的地盘我做主]
基于在课堂上学生做主对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张扬有很大的益处,具体的说,学生做主到底有那些优越性呢?
【互动探究】
一、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学生甲:
学生乙:
学生丙:
二、我型我秀,畅所欲言
PPT:(可以选择现在我们实施的三段式模式中部分课堂的图片或视频)
老师,我想对你说:
学生,老师想对你说:
三、对我们的要求
他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其实,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个引路人,如果老师就像父母对待孩子老是觉得孩子小替他做这干那,千叮万嘱,明知没必要可就是不放心。那样,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其实,教师十分了解了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完全应该把很多东西交给他们自己去做。一读就明白的没必要再去重复,学生力所能及的给他一些提示和指导让他自己做。有时你也这样做了可能会发现效果很差,为什么?学生缺乏锻炼,时间长了,形成习惯就好了。不给他说食物在哪里他也会主动去找到,没有头脑的小狗都能做好,何况人呢。在课上多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允许学生自由结合交流和展示搜集成果。让学生在黑板上写课题写目标,多名同学一起随便写奉献者的名字,学生积极踊跃。当然不论怎么活动都是围绕课堂目标进行的都是在做那两件事,比如让很多学生为奉献者画像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才是我们心中的明星”,始终不忘思想教育的目标。另外,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联系就显得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PPT(音乐)
我的理想(学生):
我的理想(老师):
【拓展延伸】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
教师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大脑的巨大潜能,相信高中学生已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相信他们中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可塑性,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与学生默契配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在日常学习中,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网上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听课、复习、作业、思考、发言和讨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精心安排计划观察分析事物,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求知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通过教师的导向和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努力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尽快改变自己的教育策略,想办法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面对孩子们的现状,进行一次全班型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让孩子们从思想上重视,除了列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重要性外,还要让孩子们明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思维活跃的一种体现。
2.每提出一个问题都给孩子们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创设表达、交流的情境及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关注个体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就适当地给孩子们留有发言的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我都会根据授课内容适当地提出一些发散思维的问题,如你还有什么话要说?你还明白了什么?你还有哪些不同意见呢?这样就可以给孩子们留出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还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体现出课改新理念。
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众所周知,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外因,必须通过学生这个自主学习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潜能,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公平竞争,密切合作,共同进步,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反思提升】
树立学生自律意识,加强常规管理 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自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自律意识与规范的常规管理,有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自律意识。教师要循循善诱,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育教学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育切入点,让学生对纪律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懂得违反纪律的错误性与危害性,形成遵守纪律的信念,让学生对纪律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自愿遵守、积极执行、坚决维护,利用集体力量,形成人人遵守纪律的集体舆论,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执行维护纪律的意志力,增强自控能力。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让学生养成自我调控的习惯。教师要把严格要求遵守纪律与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相结合,从学生课前准备、课内参与、课外复习等环节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以学生自控为主,外加的他控为辅,以他控开始,实现自控为终,以积极引导为主,消极的强制性执行为辅,以培养良好的纪律行为为主,纪律处罚为辅, 帮助学生计划、监察、调整、控制、反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自我调控能力训练,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行为和思维方法,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促使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独立地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欣赏运用自我调控给学生所带来的良好学习效果,将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行为。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遇到挫折、失败时,一道欣赏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支持的动作都能给人信心,给人力量,给人勇气。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心理上脆弱而敏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极易在顺水时春风得意,在逆境中垂头丧气,稍有不如意便觉得天昏地暗无法生存,精神陷入颓废委靡之中而难以自拔。此时此刻,多么需要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的帮助啊!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胜似三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总之,要培养高中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就应从培养高中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精心设计学习过程,讲究教学方法,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引导高中学生学会竞争协作,进行正确的成功归因,增强自律意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