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从遵纪生,幸福从守法来 ——德育主题教育课教案
刘玉萍  时间:2009年9月25日 浏览数: 打印

  【教育目标】

  面对越来越沉重的青少年犯罪,全社会要共同努力,齐抓共管。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成长和监督、教育。社会、学校、家庭要互相配合,全方位、多角度地教育、引导、管理,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深入人心,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因此,教育要自下而上形成一套有利于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围绕培养遵纪守法公民目标,实行“法制连续教育”。也就是抓好小学的法律启蒙教育,中学的法制常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

  【问题生成】

   作为老师或班上的同学不时地会听到下列的抱怨,如:小黄(女生):“老师我的手机中午放在教室掉了。” 小钟(女生):“老师我的电子词典找不到了。”小廖(男生):“老师今天中午我在食堂饭,三班有个男生借我的卡,我不借,他威胁我,放学后要找人揍我。”……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做一个现场的讨论:

  1.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遭遇?

  你认为会是谁干的这些事?

  3.如果是你的同学做了这些事,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

  【互动探究】

  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父母心中骄傲的“天使”,倍受宠爱的“羔羊”。她们为这个世界,为千万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梦幻和希望。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陈旧观念的不断更新,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日趋复杂。再加一些暴力、色情等“精神鸦片”、“精神垃圾”的侵蚀和污染,导致青少年犯罪问题有增无减,且正向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发展。

  我们都知道,由小毛病发展到大过错,从一般违法到陷入犯罪的泥潭,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其中,每一件案例的源头都可追溯到案件主人公在校读书时的一言一行。所以,我们在校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好好反思平时的点滴行为,好好想想“今天我说错话了吗?”“今天我做错事了吗?”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斓,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可以显示他品格素养的高下低劣。而在我们同学当中,有一小部分人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比如:在与同学交往中,未经同意乱翻别人书包、随手拿走同学的笔、乱扔同学的橡皮、借了同学的钱耍赖皮不还、给同学乱起污辱性绰号、为一点点小事动手动脚甚至动用课桌椅当武器……让我们看看一项司法统计:

  PPT 据司法部门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13--16岁为犯罪高发“危险期”,已由过去大多一般是偷盗、伤害,发展为杀人、抢劫、绑架、强奸、诈骗等无恶不作。且手段残忍,性质恶劣,在重特大案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发展到越来越严重的地步。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和不安定因素,给家庭带来痛心的悲剧,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视频:青少年犯罪警示录(生动的讲述一些典型的青少年犯罪事例)

  PPT 与很多同龄人相比,今年16岁的小飞的童年是相当晦涩的。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妹妹。由于父亲没有工作,全家人只有靠继母每月700元的工资生活。在如此特殊家庭环境里,小飞在家中的地位每况愈下,逃学也成了家常便饭。一次偶然的机会,缺乏自制能力的小飞在朋友的怂恿下走进了网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9月的一天,小飞上网时结识了另一少年小刀,两人很快以兄弟相称。由于小飞常依靠网友接济,为报答网友,小飞一次次充当了打手的角色。2005年9月,在网友的极力鼓动下,小飞开始参加抢手机犯罪活动,到附近网吧疯狂作案,最终走上犯罪道路。2005年12月,小飞因盗窃罪被依法判刑。

  PPT 2001年,某县一13岁学生宋某受社会一痞子教唆,经常偷班里同学的钢笔、本子、文具盒等。继而发展到偷在学校门口摆小摊老太太的小商品和各大超市的小商品,一年后,偷出“甜头”的宋某竞在学校纠集20余名同学,利用双休日、假期、晚上,在社会上撬门别锁,翻墙入室偷窃。2002年12月14日,宋某与3位同学在偷一家的VCD时,被主人发现抓住。公安机关才摧毁这一由13--15岁20余名学生组成的盗窃团伙

  师:想一想:从这些实例,我们明白了什么?

  下面是小组讨论时间,请各位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邀请各组长在讲台汇报结果。

  …… (抽部分同学来表达他们的看法)

  师:学校也有学校的“法”,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有的同学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他们对校纪校规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中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旷课、偷窃、为一点小事结伙打架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好的校园环境。一个有法制观念的人,他的守法行为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并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要从生活点滴做起,从一些小事做起。

  PPT 下列行为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不应该做的:

  偷窃同学的钱财、手机、电子词典、MP3等

  偷窃学校的公共财物,如:电脑等

  威胁勒索同学的财物

  带管制刀具等到校,甚至危害别人的生命

  ……

  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棠湖中学学生重大违纪处分条例》

  都明确规定:遵守国家的法律,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ppt展示)

  师:那么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惨痛的教训能否给我们留下一些启示呢?

  PPT 启示录: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我们要遵纪守法,做我们该做的事,努力学习!!

  【拓展延伸】

  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作为新时期中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关于难忘的名言如:

  PPt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中国)孟子

  纪律是胜利之母。

   ——(俄)苏沃洛夫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师:从这几句名言我们可知纪律和法律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一直是存在的,并且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PPT 同学们,谨记:

  1.遵纪守法是集体中每个个体的义务。

  2.守纪是自由的前提。

  3.守纪是秩序的保障。

  4.自律与他律是守纪的基础。

  5.遵纪守法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

  师: 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遵纪、守法,自律的公民、学生,成为棠中光彩的一面!!

  【反思提升】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给我们国家、社会、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青少年一旦违法犯罪毁灭的可能是自己的一生、一个家庭甚至是多个家庭。就青少年的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他们遵守校规校纪;另一方面,教师、家长也应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不能教育学生一套,自己行事一套。学校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应该特别明确阐明这一点,并努力使青少年把遵纪守法当成合乎道德的内在的、自觉的和自主的行为。只有这样,遵纪守法才有正确的思想基础,社会的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才能不断得到加强,一个更加有序、更加文明同时更加高尚的现代社会才可能呈现。

  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35、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38、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

  39、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

  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

  《中学生守则》:

   2、 遵守国家的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

  《 棠湖中学学生重大违纪处分条例》

  为严肃校纪,纯洁校风,规范校园秩序,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校园和谐,学校特制定该条例。

  凡棠湖中学学生,不管在校内校外,有以下行为的,一律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

   ……

  10.因违法行为受到司法机关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