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
了解雷锋精神,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深刻体会 “奉献”精神的真谛并付诸于行动。培养学生具备“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爱,创造爱,重塑形象。从而在班级中引发学生从雷锋身上找差距,努力克服自身缺点,激发奉献情感,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不讲利益,不图回报,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高尚的人。
【问题生成】
有些学生的表现: 行为较为自私,缺乏互助意识与奉献精神,拟定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懂得:
1、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我们是否还需要雷锋?
3、找出我班的“活雷锋”,自我对比,还存在哪些与雷锋精神相违背的现象?激发奉献情感。
【互动探究】
班主任创设情景:三月赶走寒冬,悄然而至;三月融融暖意。浸润心田;三月的嫩绿,三月的和风,三月的轻柔,构成一幅极美的图画。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雷锋用他平凡小事。构筑起时代精神文明的宝塔,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合格的光华。在这春暖花开的三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接春的希望,而这美好的一切,只因有了春的博大和宽容,有了春的奉献。
MTV:播放雷锋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由几人领唱,全班齐声小唱。
班主任:遥远的记忆中,雷锋的名字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中国大地,在那火热的年代里,多少颗心为了他而悸动,又有多少人把他的日记做为座右铭,恪守一生。
学生演讲:读雷锋日记,有感“奉献”精神。(详见附二)
班主任现场采访:下面我将采访几名同学,请他们谈一谈他们的感想。(可采访以下一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作一定点评、归纳)
(1)雷锋是怎样一个人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2)你是怎样理解“雷锋精神”的?
(3)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
情景测试:一天你在马路上,遇见了一位被车子撞伤的老人,四下无人,你口袋里有五十元钱。是你存了很久用来礼品的,现在你会怎么做呢?
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统计情况。
再找各组代表阐述理由。
班主任:在这个追求经济,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雷锋?
是的,我们需要雷锋。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但是他的一言一行,仍然在鼓舞着我们,他那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任何社会都需要美好的事物,雷锋不仅仅属于一代人,他的精神已穿越了时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一定要把雷锋的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
学生发言:寻找我们班的“活雷锋”(讲述班里的好人好事)。
学生甲:
学生乙:
学生丙:
(还有几位同学的事迹…………)
班主任: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雷锋其实哪儿也没去,就在我们的身边。时代的改变或许会令雷锋精神的表现形式有了改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社会不再需要雷锋。实际上,雷锋精神的内涵——奉献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被千千万万的人所学习与继承,以美而纯洁的心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与美,感受到如三月和风般的温暖与舒适。
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表演者:全体同学
【反思提升】
班主任:时代需要雷锋,时代需要美的心灵,但美的心灵却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去感受与创造。如何才能为社会创造美?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心?让我们一起来出谋划策,从美化我们的班集体开始,美化我们的生活。接着我们进行小竞赛:针对本班实际存在的问题,寻找差距,并进行评比。
小组竞赛:寻找差距——我班存在哪些与雷锋精神相违背的现象?
PPT:展示课前学生专题讨论的结果,各小组可任选其一条。
请各小组立即协商要选择出题目,并进行辩论,五分钟后由各小组代表归纳发言小组讨论结果。
评比标准:新颖,实用。
附:讨论题目:(每一题的内容由现场同学解答)
①同学请教问题——诸多借口,不愿解答;
②早上值日迟归——其它同学不愿帮忙,班集体被扣分;
③好朋友上课违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④班干部履行职责——其它同学不配合甚至搞破坏;
⑤同学的课本不见——袖手旁观“看好戏”。
班主任:这次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也开得很有创意与实效,让同学们明确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精神的内涵——奉献、互助互爱,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被千千万万的人所学习与继承。希望同学们都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扬互助互爱的雷锋精神,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让雷锋精神得以延续。在我们的身边仍存在许多活雷锋。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美。但美不仅要感受,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创造。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社会有好人好事的存在,同样也有自私自利、漠不关心、“我好你不好”等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出点子,把这些“丑恶”变成美。刚才大家集思广益,提了许多好办法,那么希望我们的每个同学都能真正把这些点子付诸于行动,用实际行动创造美,让我们的班集体更团结,更互助,更“美丽”优秀。
【拓展延伸】
MTV:《爱的奉献》;
班主任:今天的学雷锋主题班会课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希望我们学雷锋——比学习、讲奉献的行动正式启动,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创造创更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让雷锋精神得以延续,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的奉献。
活动课后的延伸:进行“雷锋小剪报”交流,展览。
附件一:活动前的准备。
1、收集雷锋事迹片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和《爱的奉献》;
2、搜集雷锋的事例与名言,并制作成小剪报;
3、课前讨论:
(1)我班有哪些好人好事?是否体现雷锋精神?
(2)我班存在哪些与雷锋精神相违背的现象?
4、教师归纳讨论结果,用于班会课上的讨论;
5、搜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及典范人物事例,以备班会课辩论与发言;
附件二:《读雷锋日记,有感“奉献”精神》
在《雷锋日记》中雷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如果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无尽的支付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发扬雷锋精神,并不只是单纯的发扬个人的优秀品质,而是发扬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而且更要发扬雷锋精神。积极投入到学雷锋活动之中,在学习和工作中学他的钉子精神;对同学和同事学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对待生活学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爱,爱别人、爱生活、爱工作、爱自己。我们从雷锋生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雷锋那充实、灿烂的微笑,我们的确能从他的笑中,体会到春天般的温暖、体会到他发自内心的快乐。雷锋帮助了别人、温暖了朋友,也快乐了自己。雷锋是个孤儿,从小就得到了乡亲们、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爱。因此,他的“我把党来比母亲”的感受,是发自肺腑的。他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宝贵的爱,又把爱回报给社会。他的爱和奉献,是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情感理由的。
雷锋精神并不过时,或者说,雷锋精神并不是雷锋独创的,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爱,而互助互爱是人类最古老、最美好的情感和精神。雷锋,是一个把爱弘扬光大到一定境界的人。人类永远都需要爱、渴望爱,爱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所以,雷锋精神当然也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博爱精神没有走,以爱为核心的雷锋精神,是永远都不会珉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