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让你的每一天更美好 ——德育主题教育课教案
但小军  时间:2009年9月25日 浏览数: 打印

  【教育目标】

  当今社会是法制的社会,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无一例外都牵涉到法制规范,作为社会人的我们,必须了解法律制度,学会运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对我们学习法律条文,并学会灵活运用法律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一种强制的手段,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道德规范对于我们生活学习的指导作用,在心中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我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才能自觉形成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的行为规范。

  本次主题班会,就是要通过知识竞猜和一些具体事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法律道德观念,使学生认识这些规范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学习指导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问题生成】

  1、法是什么?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

  你知道有哪些法律保障我们(中学生)的受教育权吗?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

  2、智力竞赛问答。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知识竞猜题目:

  (1)《人权宣言》是( )提出的? 答案:B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2)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原则?( )

  A、依法治国 B、有法可依 C、有法必依

  答案:A

  (3) 任何青少年不得破坏学校场地设备是( )法的规定?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经济 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答案:A

  (4)刑罚分主刑与附加刑,以下哪种属于附加刑( )?

  A、管制 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C

  (5) 死刑案件必须报请哪家政法机关(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国务院

  答案:A

  (6) 劳动教养的对象包括(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答案:C

  (8) 中学生首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 )。

  A 、国行为规范 B、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宪法

  答案:A

  (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早在( )时代提出?

  A、古希腊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A

  (10)社会主义法律建立在( )基础上?

  A、公有制 B、社会独立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A

  【互动探究】

  主持人:针对下面的案例各人有个人的见解,请同学上台发表自己观点的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来进行一个小辩论。请看《清华学生伤熊事件》。

  事例资料:2月23日下午1点10分,在北京动物园的熊山,人们像往常一样将手中的食品投喂给正在乞食的熊。突然,两只黑熊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来回翻滚,口中发出“嗷嗷”的惨叫。同时,水泥地上冒起一股股白烟。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匆匆离开了熊山直奔狮虎山,刚到狮虎山脚下便被围追来的护园队及动物园派出所民警团团围住。受伤黑熊经临时诊断,发现是酸液泼到了两只熊的四肢,其中一只黑熊嘴角滴着白色的唾液,两只前爪不停揉搓紧闭的双眼,发出痛苦的呻吟。

  被烧伤的熊已达5只,据动物园派出所民警介绍,这名犯罪嫌疑人是北京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纪学生刘海洋。据他交代,他无意从书中得知“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很强”,出于好奇,刘海洋携带“火碱”来到了动物园作案。第一次侥幸逃脱使他更加大胆,2月23日,他再一次带着兑了硫酸的饮料投喂到了黑熊的嘴里。当他听说现在黑熊已经奄奄一息时,刘海洋也很懊悔:“我不知道会造成这种结果。”目前,刘海洋已经被西城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对于他真正动机,警方还不能确定。

  人们在谴责这名大学生道德品德欠缺的同时,也对他法律意识的淡薄深表遗憾。然而,刘海洋却自称学过刑法,他“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动物园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对刘海洋的行为如何定性,依据什么法律对其进行处罚,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思考。

  道具:《清华学生伤熊事件》 三张图片

  1、黑仔呼吸困难,无法进食 2、犯罪嫌疑人刘海洋 3、受伤棕熊目光呆滞

  目的:将社会态度和刘海洋个人态度的截然不同通过表演真实再现出来,体现象刘海洋这种典型的高智商的优秀学生内心对自身和社会的态度想法——幼稚,个人中心,任性,不考虑他人,不考虑事情的后果等等。

  我们是未成年人,接触法律读物的机会和教育程度比大学生更加少,因此,大部分未成年人由于缺乏法律意识,甚至是法盲,而导致社会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逐年严重。主持人: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震惊的案例。我们看看专家是怎样为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让我们用掌声欢专家。

  专家(一同学饰专家):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到现场与同学们作一番交流。应该说从这件“清华学生伤熊事件”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像刘海洋这样成绩优异、被保送读研究生的众人眼中的优秀学生,其内心对自身和社会的态度想法,却是十分幼稚,以个人为中心,很任性,很自私。这些缺陷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支持人:是的。众所周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您能否由刘海洋一案谈谈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欢迎现场的同学踊跃地提问。

  专家:未成年人犯罪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们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为人自私,先己后人;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时采取消极的方法,易发生犯罪行为;依附性强而生活自理能力差,厌恶劳动,却有很强的物质享乐欲望;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性”,“独立性”,容易形成孤僻郁闷的性格缺陷;更有个别人有着突出的好逸恶劳的心理,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同学乙:看过了这些生动的实例,我还想请问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专家:好的,首先讲些有关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不知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知道一些的?

  (同学自由发言)

  专家:大家说的都很好。不过还有一些行为要远比大家想象的严重得多。例如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勒索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等等(同学已说过的省略)。虽然大多数同学应该都没有上述行为,但是,我们仍要在思想上有所重视,防患于未然。

  【拓展延伸】:

  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 ③打架斗殴、辱骂他

  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⑨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⑤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⑥多次偷窃;⑦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⑧吸食、注射毒品; ⑨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另:可由学生们继续搜集其他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资料。如没时间,请所有同学回家后进行了解。

  五、反思提升:专家讲评结总结

  重点1:我们要避免犯错和避免有这种类似的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2: 真正优秀学生是怎么做的?不但在学习上出色,而且有正确的三观,知法守法,有一个好公民基本具备的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应该做的事。

  所以,不是说我们不犯案例中的错误就可以了,而且要说明我们需要主动去做什么

  重点3: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认为错了就无法挽回,自暴自弃是不正确的。不是说犯一小错就会从此毁掉一生,而是有悔改的机会的

  主持人:谢谢专家的精彩分析。(鼓掌,专家下)

  主持人:那么通过刚才的分析和探讨,相信大家都有所认识和收获。首先,我们要避免有类似上述的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每个同学心中都应树立这样的意识——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有优秀的成绩,更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知法守法,有一个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法律意识。今天同学们的讨论都很精彩,然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主题班会不得不走进尾声了。下面有请班主任老师为我们作总结发言。

  班主任发言: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这次的主题——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班会的引导和催化,加深对青少年犯罪的认识和树立相关的法律意识,克服自己作为学生中的高智商精英群体所带来的一些缺点,并且更要记住的是,不要把未成年人犯罪看作是自己不会做,不管别人做不做的事,而是要赋予自身一种社会责任感。此外,大家还要清楚了解,法律不仅仅具有惩罚性的功能,其实它更大的功能在于调节和控制方面,我们要让法律这个武器成为今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准绳,时刻对你的行为起调节和约束作用,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不但是你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老师我们也要达到的目标。

  主持人:相信通过今天的班会,每个人都是受益匪浅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但总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我们都是优秀学生,但总不能打着“求知”的大旗去麻木法制意识的触觉。

  主持人:所以,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作为一个追求卓越的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法制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热爱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受大千世界的种种考验,健康茁壮地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融入社会的染缸,去成就人生的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