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
1、通过本节思品课爱我中华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过去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国家,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现在认真学习,培养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将来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学会关心爱护他人,热爱集体,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热爱学校。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儿女,在社会上才能成为好公民,合格的公民。
【问题生成】
全体同学齐唱国歌,创设情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前进!进!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并通过课件展示出问题(ppt):
1、我们的国歌,你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当你听到国歌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想起什么呢?
2、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的过去吗?
3、怎样做才能实现你爱我们的国家呢?结合你的感受能举出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加以说明这一问题吗?
【互动探究】
根据上面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老师结合我们生活中、学习中和全体学生知道的一些历史资料等实际例子再给予补充点评。
1、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传播到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2、1838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三月,林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后来,清军战败,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军事落后,导致了本次战争的失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赔款2100万银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④关税由双方共同协定。
清政府与外国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仍有:
《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中法新约》(188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二十一条》(1915年)。
3、俄国侵占我国领土
十九世纪后半期,沙皇俄国强迫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一八五八年,通过中俄《瑷珲条约》,迫使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一八六○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进一步把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归俄国。一八六四年,沙俄依据中俄《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一八八一年至一八八四年,沙俄又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亦称伊犁条约》)及其续签的五个子约,再次侵占了中国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样,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总计超过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4、“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数人,在预定的柳条沟东侧南满铁路上点燃炸药,炸坏一条铁路和两根枕木。20分钟后,从长春南下的火车经过此处,并未出轨颠覆,仅歪斜了一下便顺利通过。由于这是日军制造借口,火车颠覆与否并不重要,随即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三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诬为炸铁路的凶犯。同时河本末守中尉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沈阳特务机关报告。这时预先在铁路爆炸点北40里的日军独立守务队步兵第 2大队第三中队立即向北大营袭击。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略战争由此开始。
5、“七•七卢勾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
6、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逝者如斯,但留在中华民族心中的伤痛是永远的。
7、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1)、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基本实现小康。
(2)、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外汇储备迅速提高。
(3)、社会总体上稳定,人民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4)、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能够影响世界事务的大国。
(5)、军事实力、科技力量不断提高,有些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进领域。
让大家这一过程中回顾我们的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并融入到每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拓展延伸】
根据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情况,再进行拓展和延伸,切入点以中国的过去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事例,通过课件展示给大家,加之老师的适当引导点评,进一步来激励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再过渡到我们要爱国,使学生知道自已目前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教育引导学生从我们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生习惯入手,从爱家人、爱校、爱班、爱同学、爱学习做起,来实现我们最终爱我中华的目的。
【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爱我中华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了解了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知道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了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生习惯三大习惯的教育。让学生们明白:我们要把热爱祖国的感情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小行为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