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两大核心工作。政教处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继续开展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的真实足迹和动人篇章其实来自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而以往的德育倾向于德育知识,忽视了学生德育情感;重视枯燥的说教,忽视富有感染力的生活;重视教师本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对中学生而言,成功的德育教育过程应该是能够尽量地提供真实的生活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产生德育动机和德育情感,进行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德育知识和德育情感的内化,引发他们对宽容、理解、真诚、信任、尊重等优秀品质的深刻体会,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知、情、行地逐步或同步统一。为此,学校以校园为背景继续推行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是深刻而有效的。
且来听听学生的实践感受:
初一5班 陈璐珈:
在家中我从未参加过家庭大扫除,在学校只是扫扫地面而已,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改变了许多。
我在大操场上打扫,而我负责的是绿地操场,当时操场上确实有很多垃圾,我那时想自己一个人打扫有点不现实,但由于人手问题,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伴随着我的座右铭:坚持就是胜利。我看见一个小垃圾就主动拾到垃圾袋里。虽然弯上弯下很累,但我并不放弃,坚持着捡完了操场上的垃圾。放眼望去,是一片绿青青的草地,而留下的就只是我的汗水与脚印。尽管累,但我是微笑地面对劳动。最终,我成功了,看见自己的成果为别人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时的我,是不累的!所以,我总结出了一句话:认真劳动的成果,是令人开心高兴的!
初一6班 杨媛:
通过三天的劳动,我体验到了清洁工的辛苦和垃圾的危害。这几天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优美和空气的清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想在自己的家园里好好生活,那么至少都应该爱护自己的家园,保护环境,这样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好的空气能使我们精神焕发,好好地学习。总之,一句话,我们应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毛玲:
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收获,在劳动中进步……
通过了这次的综合实际活动,我也成长了不少,每天都去校内清洁地面,在此之中,我们也尝到了不少苦头,过去同学们老爱乱扔垃圾,现在也轮到自己收拾这些了。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当清洁工的劳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尽管这次活动很累,但却有更多的回报,其中大家都很快乐,没有享受过这种乐趣。在家里,是小皇帝,很少做家务,可现在也知道妈妈的辛苦!
“劳动最光荣”。我总算体会到了这之中的乐趣!
初一7班 朱晓月:
学校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虽说时间只是短短的3天,但我已经深刻体会到劳动光荣,劳动不容易。过去的3天我还是记忆犹新,我想我不会忘记同学们挥舞在各个公区的潇洒身影,不会忘记我和同学们共同奔赴在对抗垃圾前线的同甘共苦,不会忘记那个曾经垃圾遍地的操场。我明白了许多,也体会了许多。体会到了团队精神伟大的力量,也体会到了清洁工人劳动的辛苦。有时我也会反思自己,每当将一个白色垃圾丢向地面时会是别人将它拣起,每当看到垃圾时自己也不主动拣起,现在我明白了,我一定要爱护卫生爱护环境,让我们的校园美丽起来,干净起来。
魏兰懿:
短短的三天,我们的实践活动结束了,记得在开始的第一天,我是多么的厌恶那一些肮脏的垃圾,基本是每拣一个垃圾进入口袋以后,就要使劲的把手弄干净,把细菌通通赶走,但那都无所济事,依然很脏。
第二天依然是厌恶的表情去面对那些垃圾,但到要集合的时候,看着手里垃圾袋中沉甸甸的垃圾,不觉的在心中产生一种欣慰感,因为我们都通过了努力,有了收获,尽管收获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却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人生中的果实是永远拣不完的,成功的果实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当你把他们全部拣起时,他们是属于你的,在这时,你已经登上了成功的最高峰。
第三天,活动结束了。有一种情绪叫失落,有一种心情叫留恋。
二、爱心助学金发放
4月21日下午,棠中外语实验学校在第一阶梯教室进行了爱心助学金的发放仪式。出席仪式的有校长助理姚平老师、政教处万华主任、政教处副主任黄睿老师以及政教处(校团委)陈勇书记。会上,姚平助理对在场的同学们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姚助理首先对这些同学表示了祝贺,因为他们成绩优异、各个方面表现良好,获得了此次学校爱心教育基金会资助的机会;然后对政教处的领导和老师积极筹办爱心游园、义卖活动募集爱心款表示了感谢;最后,姚助理鼓励这些同学在面对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情况下,不要自卑,要自信自立,也让他们不要埋怨父母、埋怨社会,要对父母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充满感恩。姚助理还从正面和反面举了一些实例向同学们说明,家庭经济的暂时困难不会成为他们成才的阻碍,他们要努力学习,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人生,贫穷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在场的同学大受鼓舞,对姚平老师的讲话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政教处(校团委)陈书记也鼓励了同学们不要攀比,不要自卑,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最后,爱心教育基金会向这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了爱心教育基金共计人民币22000元。
三、评优选先
榜样是力量,更是导向。在我们的学生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学生,为了激励广大学生的进取心,学校开展了省、市、县各级各类先进。
省三好
姓 名 班 级
弓媛媛 高2009届1班
省优干
姓 名 班 级
聂琬舒 高2009届16班
县三好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戢璐绮 初2011届11班 伍可 初2009届10班 刘智 高2011届 6班 胡羽童 高2011届5班
瞿芸 初2011届16班 陈梦丹 高2011届1班 秦雪澜 高2011届6班 郑睆雨 高2011届5班
唐凡琳 初2010届14班 江佳奇 高2011届1班 张康为 高2011届6班 倪勇 高2011届5班
徐若淇 初2009届9班 谌虹静 高2011届 6班 罗舒怀 高2011届6班 白雪 高2011届5班
县优干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徐培伦 初2011届 17班 申培宏 初2010届8班 徐弋荻 高2011届1班 罗钰淇 高2011届6班
高海玲 初2011届 19班 李贤睿 初2009届5班 沈彦妤 高2011届1班 秦舣 高2011届6班
杨特 初2010届6班 王露 初2009届11班 冯倚琳 高2011届6班 程欣 高2011届5班
县先进班集体
班 级 学生人数 班主任姓名 班 级 学生人数 班主任姓名
初2011届6班 50 敖霞 初2009届2班 43 王小琴
初2011届18班 45 吴亚玫 高2011届1班 43 裴邦锐
初2011届19班 65 孙晓晖 高2011届6班 41 黄建全
初2010届14班 58 张天珍
市先进班集体
班 级 学生人数 班主任姓名
高2010届7班 46 李治君
市三好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罗婷婷 高2010届1班 曾苏尧 高2010届10班 周殷豪 高2010届10班
市优干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班 级
黄瑞琪 高2010届10班 夏超 高2010届12班
四、初、高2011届举行开放式家长会
为了展现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体现学校的教育形象,学校在初、高2011届举行了开放式家长会。
开放式家长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家长于9:00——10:00在音乐厅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第二部分是家长们于10:30回到学生所在班级参加班上的活动。
班上活动分成两个板块,首先是各班学生为亲爱的爸爸妈妈呈现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有唱歌、跳舞、诗歌背诵、国学展示、英语话剧、乐器演奏等。孩子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家长们认真地感受孩子们的心意,教室里无不洋溢着一种亲情的温暖和感动!节目的最后环节很多班安排了亲子活动,比如邀请爸爸妈妈一起表演,或者是请爸爸妈妈在他们自己亲自做的苹果卡片上写上家长们对自己宝贝最殷切的期望,然后贴在教室的前方或者后方专门安排的心愿树板块,当家长们一个个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卡片上,继而又亲手贴在心愿树上时,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心愿就像一颗颗种子被播下,我们仿佛看见了收获的季节和收获的喜悦。
节目表演后的一个板块便是各科教师总结半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目前的成绩,同时也提出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每个班级里的很多家长都在很认真地记笔记,真实地展现了爸爸妈妈渴望孩子完善的心情。
五、制作德育展板,展示德育风貌
为了迎接家长会的召开和学校的招生工作,政教处对学校建校以来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梳理,理清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和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以展板的形式予以展示。
德育展板坚持以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德育水平和德育风貌,树立了学校良好的教育形象。
六、董进宇博士到棠外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为转变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水平,学校于2009年4月30日,邀请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环境法硕士导师、国内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人生激励导师、吉林省博瑞智教育发展中心首席培训师、被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的董进宇博士为我校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新进大学生进行了《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专题报告。
报告会正式开始之前,棠外校长助理姚平代表学校向董进宇博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家长们不辞辛劳配合学校共同培养教育子女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年级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殷切希望家长们做有智慧的父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时刻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共同搭建家校联系的平台。
报告会上,董进宇博士针对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分“调整亲子关系,明确家长育人方向”、“修正家教观念,做到育人事半功倍”、“善用亲子工具,激发孩子无限潜能”、“实践教子八步,引领孩子迈向成功”四个部分以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来向家长们作了精彩发言。整个演讲中,董博士让家长们自己意识到应该如何对待和教育子女,得到在座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七、迎接翠外和北街小学来访
2009年4月3日翠外的部分师生“回”到了棠外的“家”了!
两校开展了一天的联谊活动:“我们一起成长”的文艺联欢节目,充分展现了两校师生的才艺;棠外的两场演讲报告,让翠外师生感动不已;两校的篮球赛,加强了两校的友谊;两堂精彩献课让翠外师生领略了棠外的教学水平;随后又组织翠外师生参观了川大。
翠外师生对棠外的盛情接待,表示由衷的感谢,使他们感觉到了“回家”的温暖。
2009年4月15日,棠中外语学校迎来了最尊贵也最可爱的“客人”——都江堰北街小学的部分师生。
棠外校长助理姚平老师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黄光成校长和棠外师生对北小领导、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两校从去年结成“手拉手”友谊学校以来所做的各个方面的友好交流做了充分的肯定。他祝愿北小这所百年名校和棠外这所全国十大知名品牌学校,携手并肩,共创辉煌。
北小师生们参观了棠外校长楼、附小、学生公寓、运动场,参观了棠外教学区、陈列室、实验楼、科技楼。
初中部教导处副主任孙晓晖老师,给北小的小同学们做了一堂题为《我们准备上中学》的独特新颖的授课。北小师生和棠外师生们联袂开展了一场“手拉手”文艺联欢活动。主持人毕勇老师和颜诗画同学用深情优美的语言将节目组织得珠玑有序。
这些活动促进了两校的交往,增进了两校的友谊。
报:校长办
送:各行政
发:各年级组长、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