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两大核心工作。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月学生处在各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导师育人制方案初步启动
为了加强学校有效的管理,让全校教职工成为学校的管理者,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提升,在生活自立能力得到增强,在心理上得到及时地引导,让每位学生在我校健康成长、成才。同时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需要集体的力量。育人导师制于11月在全校各班初步启动。
方案以公寓的一个寝室为单位,年级组长将年级的所有寝室分给科任教师。一个科任教师负责管理一个或两个寝室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家访等工作。这些工作将与科任教师每月的管理费挂钩。
其具体实施办法是:
1、学生分配办法
年级组长、班主任按照学生成绩的优、良、中、差基本平衡地分到寝室,将一个或两个寝室分配给科任教师,并由班主任向科任教师提供详细的学生资料(家庭住址、家长电话等)。在分配学生寝室时,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应把相对调皮,成绩较差学生所在的寝室分给自己管理。
2、考核方法
第一,学生学习成绩:(由教务处负责制定考核细则)
第二,学生行为习惯:(由学生处负责制定除公寓以外的学生校内外行为考核细则)
第三,学生公寓生活:(由宿管处负责制定考核细则)
第四,学生艺体卫活动:(由艺体卫处制定考核细则)
3、考核汇总方法:由学生处负责汇总工作。
二、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谢叔叔阿姨服务我”征文活动
学生处与初二语文教研组共同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感谢叔叔阿姨服务我”征文活动。由于学生处提供素材,语文老师进行了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同学们对工人叔叔阿姨的辛苦劳动有了较多的了解,同学们的感恩之情被有效调动,他们以真挚的情感,多彩的文笔向默默奉献的清洁工、生活教师、食堂工人叔叔阿姨们写出情真意切的感恩之言。初二语文老师进行了认真的阅读评比,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初二、一班:
一等:潘美伊、何娟
二等:郭嘉成、朱培源、王喜娟、韦佳
三等:左恒、胡月、林瑜杰、康杰、张汉文、赵柔君
初二、二班:
一等:郑舒月、张亦弛
二等:赖春阳、钟凯、赵若愚、何佳欣、邓冠豪
三等:胡古月、罗晶、赖倍倍、郑怡鸣、徐婷、吕聪、何山川
初二、三班:
一等:卢晴、万熹
二等:魏文婷、李正洋、胡兰心、杨蔚璇
三等:王邱月、石昀鹭、步少颖、巫啓鑫、廖姝云、刘柏岩、邹灵
初二、四班:
一等:黄馨仪、王一卉
二等:郑玲、陈罗文、晏江明、罗绝
三等:马含锐、邱维、李相池、蒋卓、梁源、罗捷
初二、五班:
一等:蒲静、杜宇诺
二等:邵程、徐倩梅、刘雅琴、罗涛、
三等:徐蓉雪、余婷、蔡毓、张小玲、扎西哈姆、程梓航
初二、六班:
一等:邹艾芸、李佳沁
二等:杨特、张一凡、蒋依玲、余欢
三等:张梦、税秋霞、封芒、唐吴敏、罗莎、郑静玲
初二、七班:
一等:周梦洁 张韵斓
二等:王伊琪、廖均成、王凡、罗珊
三等:澎湖雯婉、罗刚、王婕璎、陈奕丹、侯雨娜、龚倩
初二、八班:
一等:谭雪、杨筱雯
二等:张天赐、申培宏、李博韬、辜艳
三等:饶为峰、陈仁杰、许迪尔、雷丹丹、张舒璇、刘璐
初二、九班:
一等:王天成、喻学媛
二等:谢朋呈、邱露、周夏莹。郑薇、喻之昀
三等:贾政、王瑞瑶、王娅静、陈宇昂、王洤、谭晰烨、陈西雨
初二、十班:
一等:郑泽、陈诗琪
二等:刘雅琪、肖河、王仪、徐雁林、
三等:何昶颖、王国旭、肖华、李洋、杨若婵、王露
初二、十一班:
一等:蒋昀熙、杨懿
二等:文雯、李林骏、吴霞、袁铭鲜
三等:黄兴达、黄鵷、林东鑫、王忆、何晴、李楠
初二、十二班:
一等:赵露璐 陈小苏
二等:左思民、张斯奇、敬海利、李冠群
三等:潘晋君、刘铭法、叶晓稀、张政、潘月、曹悦
初二、十三班
一等:陈盼、李诗瑶、付芯娆、徐艳琳、赵怡
二等:赵起超、刘蓓、张泽慧、周鑫、冉卓林、崔佳、张鸿健、朱珂慧、陶然、余梦、赖真、周鹏程
三等:刘煊、董瑞琪、郭梦、张雪琪、蒋玉娟、谢丹、姜雨函、周蔚、徐川鑫、魏玉怡、彭斯奇、张炜、袁梦、何小佶、陆盈璇、冯译、李环宇
初二、十四班:
一等:汪涛、周夏玉琢、郑如馨
二等:李烁婧、刘鑫、郭笑豪、刘易佳、李乐阳、何旭、
三等:吴姗蓉、李玉雯、聂永璐、赵茜茜、程韵霏、万子旖、王馨蕊、何柯、杨碧天
初二、十五班:
一等:廖霖、吴卓桐、郭心怡
二等:凌晨曦、邹烨、李竞帆、杨佳、周知恒、刘思伽
三等:廖培源、潘欣邑、李思佳、马维维、李鸿妤、马相汶、张翰轶、李金玲、程萍萍
三、思品课教育内容
1、继续进行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的思想品德教育。
2、继续进行《仁、德、志、譞德育校本教材》的学习和感恩教育,并组织写读后感。
3、初一、高一年级从本周起到12月中旬(即12-15周)的每周1-周4晚思品课时间,收看校园网上《金正昆谈礼仪》的礼仪讲座,进行礼仪教育。
4、全校各年级利用思品课收看校园网上《读书之星的传奇故事》《大家》之农学家袁隆平、两弹一星元勋和“英雄少年颁奖晚会”、“汶川大地震英模报告会”等内容,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5、按照安保处要求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的安全教育。
四、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关爱明天》
11月16日,组织学生观看了安全教育影片《关爱明天》。本片以“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犯侵害”为主题,通过《关爱明天》的艺术展示,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同时也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通过观看让广大师生感觉到:安全是生活中的第一要素。
全校学生还写了观后感。其中高二年级七、八班在看电影第二天就交了观后感(已为该两个班加分)。高二年级四、十二班观后感写得最好,交得最齐。
五、初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是知识的殿堂、思想的熔炉。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日常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集体团结奋进的阵地,是同学们交流、互助、活动、发展的平台。基于这个目的,初一年级将“班级文化建设”定为十月份的工作重点之一,倡导各班展示集体的智慧,体现班级的特色,美化教室,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于10月30日下午第四节课举行评比、学习活动。
这次活动,初一年级的二十三位班主任带领各自的孩子们精心设计、倾力布置,使得这次“班级文化建设”浓墨重彩,惊喜多多:有的温馨如家,有的文气舒雅,有的稚真活泼,有的高雅大气。评比之行,不断听到老师们赞叹,以为妙绝!这次“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该年级的家长会上,受到家长的积极称赞,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经过五位评委的认真评选,评出了一等奖8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6名。
一等奖:1班、4班、11班、18班、19班、2班、22班、12班
二等奖:3班、5班、6班、9班、10班、13班、16班、20班、21班
三等奖:7班、8班、14班、15班、17班、23班
六、初一、高一班主任工作问卷调查
为深刻了解两个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在学生中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初一年级:总分:110分;最高分(平均分):105.3分;最低分:63.9分;
高一年级:最高分:102.3分;最低分:58.45分。
1、绝大多数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比较高,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在意见栏中,对班主任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或赞誉之辞。这表明,绝大多数班主任无论在教育态度,还是在教育技巧以及在教学能力上都是非常优秀的,它有力地支撑着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有部分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比较高,但在意见栏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希望。
3、从总体上看: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是理智、客观和公正的。
七、召开初一、高一家长会
棠外初2011级和高2011级家长会于2008年11月22日和29日相继召开。这次家长会是针对新生进校后各方面情况,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以期达到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一种渠道,是家长了解学生的一座桥梁。两个一年级为开好这次家长会,召开了两次关于家长会培训的班主任专题会,对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新要求。在家长会当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班形式丰富多样,有的师生同台,有的家长参与;内容从以往单一的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成绩,扩大到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校发展状况等情况的交流。
从会后反馈看,我们发现,现在的家长对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更注重教育过程,除了学习成绩,家长来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师生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也非常重视,希望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家长们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提出一些问题,对自己的家教方法是否正确,除了与教师也与其他家长进行了探讨。
家长们对这次家长会普遍反映很好: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认为这符合了当前教育的需求。就家长来说,家长会增强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意识,认识到家教不是一时的,而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事,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家长应和教师一样为孩子做出表率,时常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对学校来说,一些做法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与家长交流后,一些措施在他们的支持下,可以顺利实施。而家长们提出的意见也会推动学校更全面地发展。
报:校长办
送:中层办公室
发:各年级组长、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