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那时花开……》班主任论坛交流材料
张敏  时间:2010年11月15日 浏览数: 打印

  从来没想过,我在大学毕业之后会当老师。小时候,经常造句,把老师比作蜡炬,把老师比作母亲,把老师比作春蝉,把老师比作花园里辛勤的园丁。执教八年,渐渐地有了一些沉淀,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发出一些感慨和呼唤。今天乘着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与你们分享。

  在这众多的比喻中,把现在的工作比作园丁是我觉得最贴切的了。重点不在我是怎么勤劳与如何艰辛;而是,我天天面对着欣欣向荣,五颜六色,在这种花团锦簇中,我无比快乐。

  今年9月,我无比热忱地迎来了所谓“精华荟萃”的2012届4班。我疑惑,我猜测,是怎样的一群学生,他们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过去,而今,他们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心想着我即将展开的两年暗淡无光的生活,我无比沮丧,甚至生出悲愤来。在疑惑不解中我看到了他们。

  然而当我望着眼前这些少年,我渐渐明白:他们渐渐地长大,其实他们彰显的不是个性,而是无所适从。在他们叛逆的时候,或许他们迎来的不是大人的理解和细心呵护,不是开诚布公地促膝谈心,不是表示理解和安慰的一个拥抱,而是暴风骤雨般地数落和痛心疾首地打骂。于是,他们收紧了心灵,掩饰着不安与惶恐,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大大咧咧地扬长而去。他们是用一种自以为淡泊一切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坚强与成熟。

  一次,我给他们播放了一部教育片,我以为他们会嗤之以鼻,不为所动。但是我看到好些孩子都是热泪盈眶,末了生出轻轻的叹息,他们是想呼出心中那污浊之气,还原本来的单纯模样。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机会。如此的美好,点点滴滴,浸润着我的心,让我无比欢愉!

  后来的每一天,我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变化。我这才明白,他们想变,他们在变,他们正在蜕变!

  这,难道就是大人们心中的“倒霉”孩子吗?这就是大人们心中觉得无药可救,累赘的负担吗?这就是大人们眼中的“朽木”吗?如果是,那么是谁造就了他们,造就了今天的局面?是孩子们的错吗?他们生下来四肢健全,头脑聪明,那么清澈,那么剔透!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陪伴的是孩子们的当前,成就的是他们的将来。我们不能老停留在过去的后悔与懊丧中,我们需要的只是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程,造福他们一生。以前的过往就像伤疤,固然历历在目,伤好了疤还在,但不会再疼。与其用现在来祭祀我们过去的失败,还不如当下呵护好他们的成长。他们想变,他们能变,他们正在蜕变!

  我很庆幸我是园丁,我见证着这些花骨朵儿从风雨飘摇中坎坷存留下来,在今天些许的阳光雨露下就摇曳着笑颜,他们用努力在滋养着自己,蓄势待发,为的是终向我们绽放美好。他们都是花,都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你如果爱花,你如果也向往美好,请你和我一起呵护他们,陪伴他们,浇灌他们,最终的盛放将润泽我们共同的心田。那时花开,寂静无声,却无比欢愉!

  

  

〖信息来源: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