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外:德育简报1011
宋良华  时间:2010年12月9日 浏览数: 打印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校的德育目标确定为: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做一个有民族气节忠诚于祖国的中国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秩序,做一个懂礼仪守规则的文明人;教育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观,做一个情趣高尚的文化人;教育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情感,做一个心理健康人。围绕着这些目标,学校德育工作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员工团队素质

  11月17日,政教处在第一阶梯教室组织召开了政教处临时员工培训会。学校保安、生活管理老师、环卫工人和办公室职员共计92人参加了培训,校长助理姚平、政教处主任万华、政教处副主任黄睿到会并做主题发言。会议由万华主持。

  姚助理提出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职业要求,希望所有部门员工能首先搞好本职工作,注重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其次是希望大家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接待家长、接待来访者时态度更热情,语言更有分寸。最后,姚助理针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防范、生活管理、环境卫生和工作态度等问题,责成责任人必须坚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推动部门工作业绩再上一个新台阶。姚助理在会上强调,今后将采取严格的岗位考评制度,依照考评结果来考核部门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切实做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政教处万主任就员工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和工作艺术等方面做了补充讲话,强调员工工作的“四勤”(腿勤、嘴勤、手勤、脑勤)、“五意”(服务意识、能力意识、整体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六有”(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中有艺),希望各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更加亲切的待人态度,更加浓厚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年级组、班主任的沟通,使课堂教育和生活教育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后黄主任鼓励大家在工作中多思考,尤其是在校园安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防范于未然,才能更好更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使我们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全面。

  二.举行礼仪大赛,提高文明素养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学生的常规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政教处、校团委每年都会策划、组织新生年级“中学生常规礼仪表演大赛”,

  在高一年级组组长和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参赛的12个班的同学们经过精心周密的策划和认真紧张的排练,向高一师生们及应邀前来观看的学校领导和评委们,呈现了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节目,方寸舞台,分秒时间,却浓缩地展示了同学们超群的智慧、突出的才艺、激情的青春。

  高一3班的《群“模”乱舞》演绎出男孩们的绅士风度和女孩们的淑女风范;高一7班的《礼仪课堂》将礼仪教育融注于课堂;高一2班的《对不起老师,我们爱你》主题深刻:礼仪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化,教师用爱感化调皮的学生,并使他们懂得了感恩和回报;高一8班的《寝室闹剧》再现了学生寝室里多姿多彩的青春生活,生动逼真的表演,极度搞笑的语言,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和评委的最高分数。高一10班的《二话西游》借古讽今,寓教于乐;高一1班的《流浪汉与公主》揭示了无论富贵贫贱都应尊崇文明礼仪;高一12班的《蜕变》寓意新颖:具有完美人格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学习优秀,个人素质和修养更为重要;高一5班的《课上风波》展示了各类生活场景中文明礼仪的具体体现;高一11班的《猫之死》以寓言的形式深刻地寓意了:文明礼仪关系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高一6班的《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生动展现棠外师生和谐融洽、亲如家人的感人画面;高一4班的《一节思想品德课》再现校园内鲜活的事例场景,劝诫同学们杜绝诸多不文明现象,做文明礼仪的先行者。

  比赛评选出了4个“校园文明之星奖”,5个“优秀组织奖”,3个“优秀团队奖”。

  二.举办法制讲座,增强法制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法制工作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意识, 2010年11月25日晚,棠外政教处邀请了学校法制副校长、双流县公安局航空港派出所杨建民所长到校为学生举办了一场法制教育讲座,讲座以现场和电视直播的方式同时进行。专题讲座由政教处黄睿副主任主持,他首先以国家有关部委的统计数据,简要概括了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受到不法侵害不容乐观的现状,最后告诫同学们各种各样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给无数青少年自身、他人以及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许多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知法、守法、以法为重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随后杨警官以预防犯罪、个案案例分析以及避免不法侵害三部分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专题讲座,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注意交朋结友特别是网络交友;遇到矛盾时要冷静,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学会自我保护;要严于律己,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法制观念,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法制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三.举办诗歌朗诵,增强学生人文品质

  1、初2011届

  11月25日,棠外初2011届语文诗歌朗诵比赛在我校一阶举行。本次比赛全年级共有13个班参赛,参赛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优秀诗文以及师生原创作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22班同学《吉檀边缘》节目形式新颖,三个学生作品结合在一起,以“迟暮——吉檀边缘——手捧细沙,稀疏年华”为故事线索,结合舞蹈、话剧、朗诵等多钟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故事。

  21班同学的《回想——温暖2008》节目催人泪下,他们用自己的原创作品引入,然后朗读《温暖2008》,最后再用原创作品对《温暖2008》进行诠释和展望,赞颂了中国和国民在灾难面前,拥有坚强的意志,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的无线美好的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足球班23班的同学,也踊跃地参加了本次比赛,虽然他们是在当天下午才开始准备的,但是,他们用他们在球场上的勇敢和热情为我们再现了“足球之爱”,并且得到在座评委的一致好评。

  还有很多让人回味无限的节目,比如3班同学的《伊人》,古筝伴奏,结合演唱和舞蹈,形式丰富,朗诵也十分有味道;8班同学的《出师表》朗诵,情真意切,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赤诚之心;《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等等节目,让我们感受到了朗诵的魅力,诗意的情怀。

  经初2011届语文组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比赛结果如下:

   一等奖:22班、20班、21班

   二等奖:3班、19班、10班、18班

   三等奖:17班、16班、8班、2班、23班、14班

  2、初2011届

  11月17日、18日,初2012届两场声势浩大的以“大爱无疆”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朗诵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

  本次大赛呈现如下特点:

  准备充足。早在开学之初本年级就已经开始策划安排这次比赛。9月,年级成立唐风文学社,讲座第一场便特邀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棠外初中部教务处主任刘勇老师授课,为我们专开朗诵讲座;10月中旬还有一次专门的教师朗诵比赛,为这次比赛作铺垫;各班级也利用自习课以及课余时间进行紧张筹备。从队形排列到服装选用,从领读人选的确定到朗诵指导,各班级都紧锣密鼓、积极准备。尤其是在赛前的前一个星期,教室或校园内处处可见一方方整齐队伍,随处可听见一片片抑扬顿挫的声音。真可谓磨刀霍霍、准备精心!

  实力雄厚。这次比赛,各班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无论是朗诵的技法、还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都恰如其分,他们音质响亮、情感饱满,声音高亢,轰动了全场。有的甚至能够全文背诵。比赛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将全场观众们的激情点燃至高潮。有的甚至情不能自已,与之相和。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旗鼓相当,难分伯仲。这可难煞了在座的评委们。

  创意无限。比赛涌现了许多创意,给人带来了惊喜。背景音乐的选择剪辑恰到好处;诗歌形式多样化,几乎囊括古今中外,有的用一个主题将若干首诗歌进行串联,有的班级甚至自己捉笔,体现朗诵之才的同时还体现了他们创作的才华。就队列来说,也是创意多多,半圆形、树叶形、心形、直线、弧线、层层递进……直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就朗诵的形式而言,各班也拿出了自己的独运匠心,亦歌亦诵,亦舞亦演,道具、服装,可谓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3、初2013届

  11月19日,皓月当空,秋风习习,初2013届的全部师生的热情在音乐厅点燃,由初一语文组策划组织的“大爱无疆”自创诗歌朗诵比赛在这里拉开帷幕。

  在比赛中,台上同学展现风采,张扬个性,朗诵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具特色,有歌颂母爱亲情,如22班《献给世界上最无私对你的人》,6班《献给妈妈》,18班《呵,母亲》,有礼赞师生情深,如8班《献给老师》,1班《写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2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颂扬地震中的真情,如11班《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有表达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如4班《我的祖国》,19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0班《赞美》;有全班齐诵,有诗伴舞,有古筝弹诵……,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台下同学掌声连连,紧张有序。中场国学老师徐义林老师来到舞台上,带领全场同学一起朗诵了《弟子规》,将朗诵比赛推向了至高点。在学生比赛结束后,初一年级13位语文老师走上舞台,一起朗诵了《我是一名老师》,将又一个浪潮推向至高点。

  经初2013届语文组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比赛结果如下:

  一等奖:5班、6班、16班 、11班

  四.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1、初2013届

  2010年11月20日上午,在姚平助理、学生处万华主任和教务处刘勇主任的亲自指导下,初2013届组织召开了全年级第一次家长会。

  会议由主管教育的年级组长陈三忠老师主持。万华主任以一则耐人寻味的拼图小故事引出家庭教育的重大主题,引人深思。陈组长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介绍了初一年级的概况。包括师资、生源、育人目标、年级管理等方面,重点介绍的是年级管理的十条举措,尤其对教师的师徒结对和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竞赛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年级组有幸请到了《精神文明报•家庭教育专刊》副主编、四川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刘蓝鹰讲师为各位家长交流“做有智慧的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刘老师主要从现代教育观念:平等、民主、尊重;科学的教育方法;平和的教子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和谐的亲子关系五方面与家长们做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除了让人感动的报告,最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的实际行动,分班家长会召开时,很多班主任安排了学生迎接团。很多班级都早早的准备,班主任除了向家长汇报近期半期考试的总体结果,评选出各类优秀的明星,包括学习明星、自律明星、劳动明星、艺术明星等等,还收集了从入学到现在的所有学生活动的照片:军训、文明礼仪大赛、朗诵比赛。

  2、高2013届

  为帮助家长了解新课改和半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高2013届各班在年级组的精心组织下,于11月6日在教室召开了家长座谈会。

  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主任首先引入学生入校以来最突出问题——适应性问题,并从过渡期成因、表现、策略等方面细致分析了适应的重要性。接着逐一向家长们介绍了我校教育工作重心、教育原则、管理策略以及教学模式等,让到会的家长们能充分地、全面地、细致地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家长们认真地、耐心地倾听班主任的汇报,主动发言表达了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激之情,表示愿意配合学校和老师一道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积极地配合学校多留时间与子女呆在一起,认真地倾听子女的所感、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家长座谈会上,高一全体任课教师们也纷纷走进教室,积极地、主动地、耐心地与家长们交流学生情况,履行作为学生育人导师的工作职责。同时,为了让家长们能从理论层面学习和了解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年级组还印发了《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尽快地度过适应期》学习资料给家长,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引导工作。相信通过这些举措,能尽快帮助高一学生度过适应期,实现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变,顺利投入到高中阶梯的学习、生活中去,快乐健康地成长,顺利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五.11月份行为习惯、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结果

  行为习惯流动红旗

  高三年级:6、8、9、10班

  高二年级:1、2、5、9班

  高一年级:6、9班

  初三年级:1、2、8、16、21、22班

  初二年级:7、8、16、19、22、23班

  初一年级:1、2、4、9、12、13、17、19班

  卫生流动红旗

  高三年级:6、7、10班

  高二年级:1、4、7、10班

  高一年级:2、7、10班

  初三年级:1、6、11、12、14、16、17、21班

  初二年级:7、9、12、13、17、20、21、23班

  初一年级:2、6、7、15、16、17、19、21、23班

  报:校长办

  送:各部门

  发:各年级组长 各班主任

  

〖信息来源: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