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的转型及其课题
教学研究的转型及其课题
钟启全
我国教学研究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积累了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成果,但一味追求“定型化”是我国教学研究的习俗。在我国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教学研究的转型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不竭的思想动力。
首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从本质上说,是探求课堂教举转型的研究,即如何从“灌输中心的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从本质上说,是构筑教师“同僚性”、求得教师角色转型的过程,即教师从“技术熟练者”角色转型为“反思性实践家”角色的过程。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从本质上说,是借助临床研究建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新的学习团队和新的合作关系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的创造。当前,我国中小学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离理想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转型尚需排除种种干扰。其一,排除形式主义的公开教学的套路;其二,排除形
而上的学科分类的束缚;其三;排除经验主义的套路和思维定势;其四,排除分科主义教学的习俗;其五,排除个人主义式教师评价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