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外:德育简报1012
宋良华  时间:2011年1月10日 浏览数: 打印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校的德育目标确定为: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做一个有民族气节忠诚于祖国的中国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秩序,做一个懂礼仪守规则的文明人;教育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观,做一个情趣高尚的文化人;教育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情感,做一个心理健康人。围绕着这些目标,学校德育工作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 举行爱心基金发放仪式,传递爱心教育

  2010年12月3日下午4时许,在党员活动会议室召开了我校2010-2011学年上学期爱心助学基金发放仪式。与会的学校领导有校长助理姚平老师、政教处万华主任、校团委张莉书记。上一学年度我校全体师生通过爱心募捐、义演、个人特别捐款等活动共筹集基金33458.1元,本学期发放共计21200元,为30余名同学提供了爱心援助。

  姚助理首先阐述了爱心助学基金从棠中延续到棠外,至今已有近十年历史。在棠中、棠外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从来都没有忘记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与扶持。爱心助学基金会建立以来,每年都会由年级组、班主任联合推荐在校品学兼优,并且在优良班风建设上有积极影响力的学生获得该基金的帮助。姚助理通过讲述自己的高中同学成才经历以及我校获得“宋庆龄奖学金”的优秀学子黄甜甜的故事,勉励同学们坚信知识能改变家庭,知识能改变命运。其次他希望大家在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记得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是一个优秀学子的基本素养。最后姚助理希望大家树立起自信心,对待生活和学习,只要有了自信心就没有逾越不了的困难。

  席间也有不少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棠外学习、生活的感受:大家都觉得学不好是愧对老师的辛勤教育。老师们一次次耐心的讲解,一次次在考试失利后的安慰,都让他们觉得心里是温暖的,进入棠外学习是一件永不后悔的事情。一位女生说,自己曾因为赶作业错过晚餐时间,老师特意送去饺子并嘘寒问暖,当时的感动无以言表。在座的同学都争相分享自己在棠外这几年的学习经历,并且相互鼓励,只要有梦想,人生就是充实的。

  万主任针对大家的分享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鼓励大家在学习上要有自信心,不能因为只看到别人的优秀而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希望大家不论做任何事都要有上进心,一步一个脚印,只有静下心来学习,才能实现高效学习,从而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次他也期待大家能保持一颗感恩心和宽容心,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即使产生了一时的心结,也要多宽慰自己,不能乱了分寸,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希望大家能将自己的优秀不断发扬,带动周围的同学形成良好的班风,也希望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及时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沟通,大家一起来分担。

  临近座谈会的尾声,校团委张莉书记做了总结发言,她真切希望同学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不要担心未来的道路。因为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帮助大家实现求学梦想,只要将现有的良好学习势头保持下去,也必将会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二 高2013届开展诗歌朗诵大赛,提升学生人文情怀

  学校是知识传播的主渠道,也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因此,学校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文化人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诗歌具有提升学生人文情怀的作用。12月15日,棠外音乐厅,高2013级语文备课组老师,激情朗诵诗歌《青春万岁》,全场雷动,高2013级全体同学欢声狂呼,激动的同学甚至站了起来。这,是朗诵会的高潮也是豹尾。是晚,棠外高2013级诗歌朗诵会如期举行,全年级12个班500余名同学,或原创,或改编诗歌,并倾情朗诵,给大家呈现了一席风韵高雅的朗诵盛宴。

  “川蜀琼花少,夜来降锦城。(邵培德)”2010年成都的第一场雪,飘飘洒洒的赶来助兴。朗诵会结束后,静静的校园,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路灯上,喇叭花似的雪花送来柔情的诗意。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彭光秀老师在点评中感动地说:“今夜不寒冷,因为我领略了诗意,感悟了诗情。我徜徉在诗歌里,我心飞翔,激情澎湃。”

  三 心理教研组参加县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2010年12月17日上午,棠外心理教研组教师参加了双流县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会上八所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做了特色经验交流展示。棠外关于“普及心理知识,打造心育第二课堂”的经验介绍,引起了各兄弟学校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为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棠外开设了心理学第二课堂——心理兴趣小组,包括沙盘游戏和团体心理辅导,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团队活动融合一起,设计出大量生动、有意义的心理游戏。通过心理游戏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学生心灵成长方面的困惑,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诸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感恩责任、创新拓展等难题。每次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相应的辅导活动方案,比如:1、新生适应主题:有缘相识、寻人行动、个性名片;2.沟通交往主题:风雨同行、人体“拷贝”、我说你画;3.竞争合作主题:广告设计、同舟共济;4.自我意识主题:音乐与意向、价值拍卖;5.学习管理主题:时间管理、集思广益、学习归因。学生在活动后进行体验分享,分小组交流和全体交流,并写下活动感言。

  目前,心理教研组又将沙盘游戏纳入了心理学第二课堂,作为团体辅导的新增项目。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唤起童心,学生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沙盘游戏的操作过程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符合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流程简介:参与者任意将沙盘道具摆放进沙盘;自我诠释沙盘故事,建构沙盘世界;为沙盘命名;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沙盘道具,并说明原因;分享感受和体验。沙盘游戏的目的在于通过沙盘世界的投射,呈现内心世界,在心理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借助团体力量使心灵得到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此前沙游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个过程中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与探索,辅导老师及时捕捉参与者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正面引导与鼓励,最后的体验分享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通过努力,心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普遍增强了自信心,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快乐,而且得到了心灵的成长。

  四 初2012届举办国学教育讲座,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在寒冷突然来袭的冬日,棠外初二年级师生汇聚一堂,心暖如春,共同品读先人的西风啸剑、古道热肠。在中华的文化长廊里读一首朦胧的诗,喝一碗甘冽的酒,唱一曲自在的歌,做一回悠远的梦,如此国学亦快哉!

  2010年12月15号的下午,由初中2012级年级组和语文备课组牵头组织,邀请了高中部教导主任周永孝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国学》讲座课。一阶教室座无虚席,大家在周老师的带领下享受了一次美妙的国学之旅。他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对于国学的观点,他认为国学不只是古学,不只是远学,并且绝不是死学;国学很现代,国学可以活用,国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国外很是盛行,国学是中华之学,中国之学,是一门悠久而有韵味的学科。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涵盖面,给学生们普及适当的国学知识可以很好地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于现代中学生为人处事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周老师给大家例举了许多我们身边的的国学:棠湖公园门外的对联点评鞭辟入里;网络中迅雷百度缘何典故让同学们茅塞顿开;时尚坤包名称来源解释得生动有趣。之后周老师由对联中的三教引出对中国三教即儒释道的简单对比,他谈到了各教的代表人、经书、仪式、教义、核心思想等问题,在各处均有详细的阐释和说明,对于许多有志于国学研究的老师以及对国学有兴趣的同学来讲都是一次大餐式的精神文化享受。

  国学是一种精神,一种气度,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它应该像一脉温泉一般融汇和贯通于每个国人心间,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到朗朗书声,彬彬有礼,事事遵礼,处处为善,儒雅如兰,争为文明礼仪之人。

  五 12月行为习惯流动红旗、卫生流动红旗

  行为习惯流动红旗

  高2011届:5、7、8、12班

  高2012届:2、9、10、12班

  高2013届:6、7、9班

  初2011届:2、5、7、8、10、16、19、20班

  初2012届:7、8、9、15、19、20、22、23班

  初2013届:1、2、5、8、10、13、21班

  卫生流动红旗

  高2011届:5、6、10班

  高2012届:7、9、10班

  高2013届:5、6、10班

  初2011届:3、6、11、12、17、18、19、21班

  初2012届:7、11、12、17、19、21、22班

  初2013届:1、5、6、7、17、18、19、23班

  报:校长办

  送:各部门

  发:各年级组长 各班主任

  

〖信息来源: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