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霞
蒋雪萍  时间:2004年7月27日 浏览数: 打印

  写下这个题目,我觉得心情很沉重,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预料结果的故事。它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无法遏制我向世人倾诉的欲望。

  凤霞曾在我家做了半年的保姆。前年冬天,她穿着一件粉红的对襟棉袄,梳着一条大辫子,拘谨、羞涩地走进了我家。那时她才17岁,来自河南商丘一个很偏僻的村庄,经在攀枝花的小姨介绍来的。如果她这次没有出来做保姆,那么她就永远走不出那个贫穷落后的村庄了。媒人已经上门提亲,因为她可以换取彩礼来供三个妹妹上学。是她的倔强和梦想征服了母亲,母亲答应让她出来见见世面,闯闯社会,也许将来会有出息。

  其实,凤霞是个聪明、内秀的女孩子,读书也很用功,尤其擅长画画,参加过商丘地区中学生书画比赛,拿过一等奖。还会写作文,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小学时,写的一篇作文《爸爸,求你别再喝了》被校长作为范文在全校家长会上念了,连她那一贯酗酒,脾气暴躁的父亲也掉了眼泪。

  初中毕业,她考上河南省美术专科学校,但因交不起学费也无人肯借钱而未能走进校门。7月里,她去邻近的山东省帮一专业户喂养肉鸡,二三十斤的水桶和饲料筐,她得一手拎一个一趟趟飞快地往鸡圈里跑。她和一个14岁的小女孩承包了饲养场里所有的重活,累了一整天的她常常一挨枕头就睡着了,连个梦都不会有。干了两个月,她实在支撑不住回家了,挣到的工钱是300元。

  9月里,一所私人文武学校招聘教师,她应聘了。班上共7个学生,却很调皮捣蛋,教了一个月,觉得力不从心,也就领了200元钱走了。

  她的父亲年轻时练就一身武功,母亲娘家就三个女儿,为了招婿入赘,护卫家门,便招了她的父亲。没想到他的武功全用在了老婆身上。他酗酒、赌钱,从不种地干活,还经常打骂女人。连生四个女儿之后,他才彻底放弃生儿子的梦想,却累够了穷苦了四个女儿的妈。

  春节里,她母亲寄来凤霞临走时母女五人的合影,四个女儿拥在母亲身边,个个清秀乖巧,惹人怜爱。母亲的一张脸却满布悲戚、忧怨和愁苦。照片上惟独没有父亲,他们都恨他。凤霞甚至说过若她是个男儿,学了武功,第一个要痛打的就是她的父亲。

  来信说,15岁的二妹早已辍学,原在“科迪集团”里搓汤圆挣点儿钱,干了一阵子,实在吃不下那份苦,工钱又低,准备到县剧团学豫剧。身段好、嗓子甜的二妹或许将来能成为一个名角吧。母亲的病比以前好多了,两个妹妹的学费靠了凤霞寄回的钱也就够了。

  凤霞看了好几遍信,白天哭了一回,夜里梦中又哭了一回。

  我儿子满一周岁时,凤霞说她想走了。因为她不甘心做一辈子保姆。她想跟随姨夫去福建或深圳长长见识,找份好工作。她想多挣点钱,然后读书、上大学,做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临别之夜,我们说了一宿的话。我把最厚重的嘱托与最美好的愿望都交付给了她。

  后来,又见了几次面。得知福建那边并不很好找工作,那边更需要文凭、知识和能力。她于是养精蓄锐,先是进了电脑培训班,然后又是刻苦自学准备参加大专自考,当然自考第一场就失败了。她又去了一家大酒店应聘服务小姐,但因个子太矮小而落聘。

  最后一次见到凤霞时,她穿着俗艳的不大合体的衣裙,在一家餐馆里推销“通川”大曲酒,一个月可挣三四百元钱。我看她很累,问她是否还愿意回我们家或回河南老家去,她说不,她很快就要去福建了,那儿有更精彩的世界在等着她。

  我对丈夫说:“凤霞变了,变得既不像农村人,又不像城里人了。”我为她的这种变化有种隐隐的担忧。

  我只有祝福:凤霞,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