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几个与“下”字……
  时间:2002年11月13日 浏览数: 打印

  几个与“下”字相连而构成的人称代词,人们在使用时,因对其含义不明而造成混乱。下面分别谈谈它们的含义。

  陛下:陛,殿、坛的台阶。陛下犹阶下,后表对帝王的尊称。《韩非子·存韩》上说:“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秦以

  后专称天子为陛下。《史记·秦始皇本纪》:“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汉·蔡邕《独断上》说:“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下必

  近臣执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现在多表

  示对国王的尊称。如“女王陛下”。

  殿下: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殿下本指殿阶之下。《史记·荆轲传》:“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

  召不得上。”秦制,皇帝称陛下。汉以来通称诸侯王为殿下。至唐初制令,百官上书皇太后、太后及东官官上书皇太子,俱称殿下。谢庄《庆

  皇太子元服上至尊表》有:“伏惟太子殿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上说:“然秦制独天子称陛下。汉鲁有灵光殿,而司马仲达称曹操

  、范缜称竟陵王子良,皆下殿下,则诸侯王汉以来通称殿下矣。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至今循用之。”现多为对太

  子或亲王的尊称。如太子殿下、亲王殿下。

  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多用于书信中。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侍从者而告语之。《汉书·高帝纪下》有“大王陛下,颜师古注

  引应劭曰:“因卑以达尊之意也。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唐赵磷《因语录》说:“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

  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今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总理阁下。

  膝下: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对幼孩之亲爱。《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注:“膝下,谓孩幼

  之时也。”后用作对父母的尊称。《初学记》中晋刘妻王氏《怀思赋》:“想昔日之欢侍,奉膝下而怡裕。”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

  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现在写信时,可以说“父母大人膝下”。

  另外还表示有无儿女,常说“膝下怎样怎样”,如“膝下犹虚(还没有儿女)”。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称君主为足下。《战国策·燕策》苏代谓燕昭王:“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后多用于同辈之间。《史记·季布

  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梦也,仆游扬足下之名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现在多用于对朋友的

  敬称。如:请足下三思!

  在下:多用于早期白话。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故自称在下。《元曲选》王子一《误入桃湖》:“我们都散罢,待明年容在下还席。”

  现在多用于自称,谦辞。如:仁兄在上,在下有礼了。

  摘自《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