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一生下来,我就听见熟悉而又陌生的汉语,在读小学时我对汉语很感兴趣,但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现在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汉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瞧,我自己都感到惭愧,我虽然可以写一篇作文,但缺乏生动的词语、句子、写得很死板。这可以说明我的成语积累不够,优美句子积累不足,老师经常说的成语、诗歌不知道。在写作文时虽然能够认真地把事情写下来,但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把故事记叙出来,但就是不吸收人,不生动、形象。现在到了棠中,老师天天要求我们收集成语,把意思解释出来,并且还造句。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词汇量更多,知识更多,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
在有时写作文时,常常想引用一些诗歌,但却不知所措。哎,想得头都想暴了,这足可以说明,我平时积累的太少了。在这里,每天下午都写一首古诗,这样可以让我们能诗能词。并且对以后的学习更有好处。
到初中来什么都变了,老师讲课的方法都截然不同,原来几乎都是老师在说,老师在讲,而如今却是同学在讲。老师每堂课最多老师讲20分钟,而更多的还是同学们自己的想法,每节语文课,老师先把问题一一提出,让我们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而老师却听着,不足地方加以补充。在这议论纷纷的课堂上,自己也在讨论并得出了结论,使自己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记得有一次在上《月球上的足迹》这课时,老师策划出教学方案:一、准备让我们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二、在黑板上每组画出怎样登上月球的地方。三、让同学总结这篇课文。在那课时,我牢牢地记住了上课经过,刘老师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提了出来,把一个个问题都解决后,又让各组派位同学一一叙述画中内容。听了一番,不错,嗯,都还可以。看完同学们画的画,接着老师又来分析,把全文又精彩的点评了一番。我觉得这节课很有趣,又能在无意中获得知识,又能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我觉得像这样的方法能更多,那该多好啊!
我现在还得不断的进步,因为“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我在这深奥的汉语中学习,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
指导教师:刘勇